一個人創業可以做什麼?從一人公司到團隊的自媒體創業經驗分享

最後更新時間: 2024 年 04 月 26 日

在創業三年之後,很常被別人問:「當初是怎麼開始做自媒體創業,一路從一人公司走到現在團隊經營的?」

剛好最近身邊也接觸到許多剛想起步的讀者們,因此想來寫這篇文章,分享一下我一路走來的經驗,以及給大家一些能帶走的心態、行動。

【🆓 免費資源】學習更多自媒體創業密技 🚀

歡迎報名以下三場免費自媒體直播座談講座,講座主題分別為:

—— 站長老K:這三場都是乾貨滿滿的直播講座。雖然免費但絕不馬虎,推薦你找時間好好看完!

文章目錄

為什麼會想要一人創業?

以前常常在各種的訪談場合被問到這個問題,而我的答案幾乎都是:「我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創業,因緣際會下就從個人自媒體創業,走到現在變成小團隊經營了」。

我的創業開端,其實是從「部落格」開始的(沒錯,就是你們現在正在看文章的這個部落格)。讓我來用時間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自媒體創業歷程吧!

2019 年末 – 從部落格開始一人創業

自媒體一人創業的契機,其實是在我在台北念碩士開始的。那時我是個邊念碩士邊接一些軟體開發案子的兼職工程師,不管是寫論文、上課還是寫程式,都遇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——「記不住那麼多」

  • 寫論文、看 Paper 的時候,有時候看完就忘記。
  • 寫程式查了很多資料去解決問題,但後面第二次遇到一樣問題,卻忘了當初的解決方法。

聽說很多工程師的前輩都會透過「寫部落格文章」的方式來紀錄自己的所見所學,幫助自己做,所以那時候我就開始研究「如何架設一個部落格」來寫文章。

就這樣從最一開始透過程式架設的「」這個網站,到現在你所在的「領先時代」網站,慢慢從只寫程式除錯紀錄,到後來從 、 這些常用軟體開始分享軟體的使用教學,就一直走到現在了。

2020 年末 – 被合作夥伴意外發掘,一起教課

2020 年其實我在自媒體創業方面做了很多嘗試,包括「網站持續文章產出」、「嘗試經營 Instagram 個人品牌」、「創立電子報」等等。

在一人創業的路上走了一年後,默默覺得有點迷茫、不知道該往哪去。因此 2020 年末就去參加了雷蒙三十舉辦的「第一屆復盤訓練營」,想透過回顧自己一整年的歷程,來幫助自己思考與總結,也規劃未來的發展路徑。

在那場訓練營中使用 Notion 這個生產力數位工具做為學員中心,意外與我自己研究的「軟體/數位工具」領域不謀而合,我就在參與課程的過程,也同時持續幫忙優化訓練營的 Notion 學員系統。

在訓練營結束後不久,就收到雷蒙的一封訊息,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開課,就這樣從 2021 年初開始與 Hahow 平台洽談開的規劃。

二月新年閉關在老家寫稿、三月初拍募資影片、四月募資、六月課程上架,在 2021 年意外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堂線上課程,至今已經有將近 10,000 名學員。

2021 年中 – 意外設立了有限公司

開了線上課程之後,在我們很努力的推廣下,募資期間就有 2000+ 學員報名,正式開課後則提升到了 4000+ 位學員。

因為剛好 Hahow 平台的款項支付規則,是等募資完成、課程正式上架後,才會結算從募資到開課後所有的收入給講師們。因此完全不懂稅務的我,那時突然有了上百萬的課程收入要收款。

在課程正式上架的那個月,合作夥伴柚子就趕緊來跟我說:「你要不要考慮去開一間公司,用公司名義收款?這樣未來你需要開發票的話比較方便,且公司也可以把支出納入來合法節稅」

就因為這樣,我莫名的在碩士還沒畢業的年紀,開了一間公司,也就是一直營運到現在的「領先時代數位有限公司」。

當時邊要顧著碩士論文進度,邊跑開公司流程
還記得那時候住在淡水,大老遠跑道市區開戶呢!

2022 年初 – 一人創業轉變成為四人團隊

2022 年之前,其實不管是線上課程還是網站/社群內容經營,我一直都是一個人來的。但久了就會發現其實我一個人的時間、精力都有限,每次在準備課程的那陣子,社群與網站的內產製就會停擺。

而讓我想要建立一個團隊來協助自己的契機,是因為在 2021 年 9 月我碩士畢業後,我在 2022 年正式收到了能打斷人生一切發展的通知單 —— 兵單。

那時候每幾個月就舉辦 Notion 線上訓練營隊、每個月還要產製網站/社群內容的我,人生被兵單直接打斷,突然間就慌了手腳,心想:「我不在的期間,我的自媒體品牌該怎麼辦?直接搞消失嗎?」

還好那時我跟我親姊姊蘿卡(也是領先時代團隊現在的營運長)一起住在淡水,在我們的討論之下,就決定正式成立團隊、聘用我姐與兩位夥伴(Yuria & 小呆),加入領先時代這個自媒體品牌、一起營運、一起成長。

回過頭看,能從一人創業走向團隊創業,可能台灣兵役制度也有很大一部份的功勞(?

那時候我去當兵,團隊夥伴還很鬧的做了個我當兵的 Logo XD

一人創業可以做什麼?一人公司商業模式有哪些?

老實跟大家說,我唯一深入做過的一人創業也只有「自媒體」,因此我也沒辦法跟你們太細談像是電商、微商、直銷或任何實體加盟的創業心得。

換個角度說,我認為「自媒體」是通用於任何電商、網路、實體創業的一套輔助創業模式,不管你是其中的哪一個,你都可以從自媒體開始做起、提升自己的個人影響力,最終把流量與信任導向你自己的創業項目上。

接下來我就簡單跟你分析一下,我自己有做過什麼樣的自媒體商業、收益」模式吧!

從創業開始我自己就是以「長遠穩定的收益模式」為主,我自己的商業模式演變大概是這樣的:

  1. 初期:聯盟行銷(透過文章 + SEO 引流,並推薦合作廠商的產品,獲取產品銷售分潤)
  2. 中期:社群業配(經營 IG 後,開始會有廠商找上門來單次支付業配費用,協助推廣品牌或產品)
  3. 後期:知識型產品(線上課程、線上訓練營隊、講座、接洽外部演講等等)

以我自己的規劃來說,初期我選擇了一個長遠有累積的平台(網站 SEO 經營),以及長遠都能帶來收入的收益模式(聯盟行銷),讓我後續整個自媒體創業的發展過程走的非常穩、風險也很低。

初期收益模式:聯盟行銷 + SEO

簡單來說,只要網站文章寫得好,透過 SEO 你就能將網站文章排名到 Google 搜尋結果的前幾名,讓別人搜尋 Google 關鍵字時看到你的文章。

這時如果你的文章有推薦廠商產品,讀者就有可能點擊你文章中的連結去購買產品,而你就能獲得分潤。

因此從「流量 -> 讀文章 -> 購買產品 -> 獲得分潤」的這個過程,是完全被動不需要主動做什麼事情的。

當然大前提就是你得要學習 SEO 相關的作法,寫出足夠好的文章來替廠商的產品引流。

SEO 新手教學 系列文章

詳細的作法,其實透過文章也很難與大家講得清楚。如果你感興趣的話,我曾經有開設過一場講座課程,解析了完整的網站經營&聯盟行銷作法,還提到了其他很多的商業模式規劃。

如果你感興趣,可以點進下方的資源報名課程!

中期收益模式:社群業配 + 互惠

而社群業配、互惠則是我開始經營 Instagram 的「老 K」這個帳號之後,開始默默跑出來的商業模式。

因為我很喜歡分享我的日常生活體悟、自我提升與成長的相關看法,因此會找我合作的廠商大部分都是以「學習」、「閱讀」相關的廠商為主。

其實一開始我是不太接業配的,因為相較於業配,上面我們提到的「聯盟行銷」具有更高的自由度。以下簡單比較一下業配與聯盟行銷的差異:

模式/型態業配聯盟行銷
收益模式通常是單次合作報價收費按照產品的營業額,以固定的%數分潤
合作方式需要按照廠商指定的格式、方式進行內容曝光不管你用什麼方式,只要不要違反廠商的聯盟行銷規定,內容都不會受到限制。
優點不管推廣的成效如何,都可以有單次穩拿的收益。只要對自己的引流能力有信心、有被動流量來源的話,聯盟分潤更容易變成被動收入。
缺點單次業配費用後就結束,長遠來說比較沒效益,有點算是拿時間換收益。若引流能力、產品推廣能力不足,可能連基本收益都沒有。

因此直到現在,我幾乎都會以「單次業配費用 + 長期聯盟分潤」的方式去洽談每一個合作案件,這樣就可以保障執行案件的收入,也能培養長期流量搭配聯盟分潤的被動收益模式。

後期收益模式:知識型產品(線上課程、營隊)

撇除一直有在經營的聯盟行銷與業配合作,其實我們做的做好也最用心的,都是後期的知識型產品,包括了線上課程與線上訓練營隊。

在線上課程方面,只要你是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士、或者你有一些別人沒有的經驗、你有可以解決別人問題的獨特解決方案,那你都可以透過系統化你的知識與經驗,來打造知識型的線上課程。

像我與合作講師雷蒙,就在這堂課程裡面,把我們累積好幾年關於時間管理、知識管理、團隊協作、個人作品集的所有經驗理論框架,還有我們運用 Notion 這套工具來實踐這些理論框架的方法,都放進了這堂課程中。

這也是開設線上課程除了收益面之外我覺得很棒的一點 —— 「替自己的過往經驗,做階段性的總結。」

如果你未來也有想要開設線上課程,那推薦你可以訂閱下方的「自媒體創業週報」,我會每週發送一封信件給所有訂閱者,分享有關於自媒體、一人創業的過往經驗。

如果你特別想知道關於「如何開設線上課程」的議題,也歡迎回信跟我說哦!

一人創業的優缺點有哪些?

如果要你想像「創業」,你覺得創業會有哪些缺點?

假設你說「風險」,創業項目會影響創業的風險高低,而穩定上班從某個角度來看,也未嘗是個沒有風險的職業(薪資穩定但通膨卻年年上漲、投入時間研究開發,成果卻是所屬企業擁有等)。

假設你說「資金」,創業資金通常會建立在穩固、經過測試的商業模式上,而有些創業項目甚至沒有資金也能做(比如我所在的自媒體行業,最初我也只花了每月 300 台幣架設了個網站,就這樣開始了)。

假設你說「壓力」,創業確實會比一般上班的人更有壓力,但壓力是優點還是缺點,端看我們如何運用與排解它(有些創業者做的好,壓力可能比一些常常加班、公司步調比較快的上班族還小)。

因此如果你要我來形容創業的優缺點,我可以簡單用一句話概括:

創業的優點,基本上同時也都是缺點。

在擁有工作高掌控感的同時,就要承擔創業的責任與風險。
在擁有高收入、資產的同時,也需要付出資金或承擔債務。
在事業發展成就自己的同時,也會感受到程度相當的壓力。

創業與否,其實跟緣分蠻有關的。不一定是優點吸引了你去創業,也不一定是缺點讓你不願意踏上創業。

有時只是剛好跟我一樣湊巧研究個東西到了一定程度,就發現有個很棒的創業機會被自己發現也說不定。

怎麼找到自媒體創業方向?如何開始創業?

如果你真的很想當個「創業家」,我真的很推薦你在現在這個自媒體盛行時代,學著運用自媒體成為你創業的第一步。

而自媒體創業該如何開始呢?這問題也真的是在各種社群、課程中被問到爛了!

我就來簡單跟你拆解我會實行的步驟,大概分為以下幾種:

  1. 尋找熱情
  2. 擴充視野
  3. 打造架構
  4. 提供服務
  5. 帶領他人

我們來一個一個拆解這些步驟吧!

第一階段:尋找你的興趣/專長/熱忱/天賦/夢想

最好的創業方向,就是從你自身出發。因為只有你足夠有熱情,你才有辦法堅持度過各種不同的困難與挑戰。

只要你在網路上查看各種關於「網路創業」、「自媒體創業」的教學,不管是課程還是文章,大多數的人都會跟你說「從你的興趣或專長開始做起」。這並不是因為大家互相模仿,而是因為對於自媒體行業來說,「興趣」與「專長」真的很重要。

  • 興趣:通常是那些沒有特別的原因,但你就會一直想去做的事情。
  • 專長:是那些你做起來非常順手、且感受到自己發光發熱的事情。

大家對於專長應該比較沒有誤解,但對於「興趣」卻很常不太瞭解。

我通常用一句話來判斷是否是興趣,那就是:

「這件事情需要花費你時間、金錢成本,或是需要花費不少精力去做。但你依舊非常有熱情也非常渴望持續做下去,而且總是渴望做得更多」。

很多人在尋找興趣的時候,會說:

  • 我休閒的時候喜歡看電影
  • 我喜歡晚上睡前追韓劇
  • 我喜歡打各種線上遊戲

但回頭想想,這些事情都是屬於放鬆、耍廢時我們愛做的事情,大多數的人也都做得到這樣的「興趣」。

這些頂多只能算是「休閒愛好」,而不是這邊我們要尋找的「興趣」。

放鬆的休閒愛好,與興趣是不同的兩件事

而如果你在尋找興趣時,心裡想的是:

  • 我喜歡研究電影的各種故事線以及編劇、拍攝手法!(比如你對於花很多時間搞懂漫威的故事線,有著極大興趣。)
  • 我喜歡打各種線上遊戲,而且我還為了破關、升等,透過 Excel 表做了很多的遊戲裝備數據統計,並且紀錄了市場的買賣價格。

那我就會更相信你對這件事情是「真正有興趣」,畢竟在這件事情上,比起達成及格線(只是看、只是玩),你主動的願意花費更多時間去進一步研究。

這些發自內心的研究渴望,就是在自媒體領域非常珍貴的熱忱。

因此,在開始自媒體創業之前,先透過個表格或列表,簡單列出自己的所有「興趣(有熱情不斷做的事)」「專長(做得特別好、特別擅長的事)」吧!

這兩個清單將會讓你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自媒體創業主題,並且這兩個清單也可能隨著你的成長而不斷變動,記得每半年一年就回頭檢視一下哦!

第二階段:擴充自己的視野,同時透過實踐去嘗試

我們永遠不會知道,那些自己從來不知道的事情。

上面這句話聽起來也許很像廢話,但他在自媒體創業領域卻十分重要。

舉個例子,如果我現在告訴你:「你只需要三個月時間,就能單月月入百萬」,你相信嗎?

也許你完全沒辦法相信我說的這句話,但在我自己的腦中,已經出現兩三種完整的商業手法與步驟,可以達到上面我所說的這個目標。

自媒體創業初期也一樣,假設你已經列下了我所有的興趣與專長,那接下來要做的,就是去做「市場研究與調查」:

  1. 有哪些自媒體創業者,是在做與我的興趣專長相關的事情呢?
  2. 我該如何進一步接觸他們,更瞭解他們的做法與秘訣?

很多人在這個階段,會選擇開啟一種內容創作的型式 —— 「訪談」

不管是文字訪談還是 Podcast,都是讓你可以有條件接觸到比你厲害的前輩、透過一場場節目製作,瞭解對方平時投入在做的事情的細節與背後故事,對初期剛開始的你絕對會很有幫助。

錄製訪談節目,同時也是學習的很棒管道

想像一下,如果你現在想要開一間飲料店,你該怎麼做比較會有好的成果呢?

自己上網查網路公開資源的步驟?
問身邊不一定有經驗的朋友?
還是直接找一位開飲料店開得很成功的大神來給你建議?

肯定是找有經驗、同領域的人來給你一些方向與見解是最快的。

因此推薦大家,如果要開始自媒體創業,你可以在初期有兩個不斷循環做的事:

  1. 擴充視野:從書籍、課程,或身邊朋友前輩的經驗中,獲取可以實際去行動的方法或故事。
  2. 實踐嘗試:實際套在自己身上去試試看,並且在執行後反思與檢討,將這些方法逐漸改成自己適合的方式。

當你持續做這兩個步驟一陣子,你就會發現自己漸漸的不再需要「參考他人」,而是慢慢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。

這時你就可以準備踏入第三階段了!

第三階段:回顧自己的實踐,打造自己的架構

到這個階段之前,你可能已經開始做自媒體半年或一年以上,創作了不少內容、也做了不少的嘗試,通常你也在那些自己熟悉的領域,有自己的一些做事的方法。

比如花了半年經營社群後,當你要創作一篇新的社群貼文,你腦中會馬上浮現你要從哪蒐集靈感、用什麼步驟寫貼文內容、用什麼設計工具去做圖、用什麼排程工具去排程發布。

又或是你要開設第二個線上課程產品,因為已經做過第一次,因此你知道怎麼發問卷調查市場、規劃課程大綱、錄製拍攝、剪輯後製上字幕,或者課後學員社群的經營與問答解答。

這些經驗,到了第三階段就是可以累積下來、系統化、框架化的寶貴能力!

初期或許我們會需要花很多時間,去參考別人的做法與故事,並從中得到方法。

但當自己有了一套可行的方法後,你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這些方法別只是保存在自己的腦袋中,而是將他變成一個「別人也可以依循的框架」

將自己會的東西系統化,非常重要!

就像是領先時代團隊經過兩三年的網站寫文創作後,也創造了自己的與,把所有寫文章、獲得好的文章排名的步驟都系統化、讓大家能照著做了

這些框架、方法論,將會非常有價值。

系統化後的內容,不只可以讓自己未來做事情更有效率,也甚至已經能夠做為你獨特的自媒體產品,販售給需要的人了。

第四階段:提供你的服務,提高自身的價值

你的服務的好與壞,不是你自己說了算。
只有那些能帶給市場價值的,才能真正有價值。

打造框架之後的下一步,就是「提供服務」了!

在初期我們將自己的經驗打造成框架時,或許這些框架只是「為自己而存在」。但如果要帶給他人價值,你就必須把這些框架修改成「能通用於其他人」的通用框架,並且也推出相對應的產品或服務,來讓更多人能夠因為你的框架而受益。

很多人到了這個階段,都會有點妄自菲薄、冒牌者症候群。總想著「我真的有資格出來教別人嗎?」、「我的經驗真的有價值嗎?」等等。

這邊要說件很現實的事:你的價值,並不是由你說的算,而是市場、你的粉絲與受眾們說的算。

就算你很滿意自己的框架產品,但不代表市場就會買單。就算你對自己很沒自信,依舊不代表你的東西沒有價值。

讓你的專業,實際受到市場的考驗

因此我們能做的,就是盡快做出「最小可行性產品(MVP)」,並推出到市場上做試驗。只有這樣,你才能獲得市場真正的反饋,並且真正從他人眼中,看見自己的價值,以及自己能更好的地方。

如果你想開一堂課,首先你應該做的是整理好你想教的東西,然後先教幾個需要的人獲得反饋。

如果你想賣實體產品,首先你得先用最小成本找到樣品,推出到市場上做驗證,或是透過問卷、訪談的形式,讓自己規劃的產品真正接觸到市場受眾。

隨著你推出的服務與產品越多,你也可以聚焦在某個專業領域的服務,盡可能滿足受眾在這個領域的「所有需求」。

進展到這個階段,或許你就可以準備踏入最後階段,也就是「成為專家」階段!

第五階段:成為專家,開始帶領他人

專家要思考的通常不只是自己,而是所在領域的整個生態與未來發展。

最後一個階段,就是成為「領域的專家」。

這時候的你,有可能已經有自己的產品、有很多的粉絲或受眾,並且也有自己很專業的領域。

其實成為專家的這一階段,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的。因為這個階段跟前幾個階段比起來,會有點吃力不討好。

怎麼說呢?因為成為專家之路,通常不只是為了單一目的,而是為了整個市場與生態系、甚至是這個領域的未來在努力。

舉我自身的例子好了,我從 2019 年末開始經營軟體教學領域,到了 2021 接觸到 Notion、開設了課程、舉辦了營隊,在這過程中其實也回覆了無數學員的問題、在 Notion 相關操作、規劃問題上有了很多的經驗。

而到了 2023 年初,我去考取了官方的 Notion 認證顧問,也正式獲得了一個「官方認證」的專家名號。

這時候的我,真的成為 Notion 專家了嗎?其實我認為有部分是,但並不完全

也許在生產力領域,我有很多的 Notion 系統打造與規劃經驗。但反觀 Notion 的生活紀錄、展示主頁或大企業系統的領域,我卻還沒有很多的經驗。

所以成為專家,並不只是「單一領域、單一主題」的專業,而是對該領域的整個市場、生態、趨勢,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。

當你走到成為專家的這個階段,我希望你腦中想的不能再只是「我該如何運用我的專業獲得關注、獲利」,而是多多思考「我該如何發揮我的專業,讓我所在的領域與市場能更加蓬勃發展」才對。

畢竟你已經是領域專家了,市場持續進步、你才會持續壯大、機會也會更多。與其只關注自己的發展,多多運用自己的力量讓市場生態變得更好,是我們能多做的。

一人創業必須具備的 5 大心態

一個人走在創業路上,絕對會遇到不少困難與挑戰。

以下就以我這幾年的創業經驗,來給大家幾個心態,希望大家都能記住這些話,最為一人創業路上的養分、持續勉勵自己吧!

  1. 成長心態:
    不管現在的你認為自己多糟糕,都沒關係,因為未來的你會越來越好。現在越糟糕,代表你的進步空間就越大!
  2. 謙卑心態:
    不管你獲得少成就,永遠要記得這世界上絕對有人比你更厲害。你可以透過分享所學來獲取成就感,但千萬別自滿。因為一旦自滿,就是你開始停止進步的時刻。
  3. 原則心態:
    這世界上最值得擁有的,就是原則。在創業的世界裡,我們會逐漸搞懂很多這世界、社會的遊戲規則,包括金錢、人脈、商業。但是不是該這樣玩這世界的遊戲呢?這時就該問問你自己,這些手法是否有過你自己原則的這一關了,原則是讓你能夠保有自我不走偏很重要的思考。
  4. 平衡心態:
    凡事過猶不及,或許我們該努力,但我們不該太努力。或許我們該好好放鬆,但我們也不該太放鬆。凡是平衡最重要,因為只有平衡、才能走的長遠。
  5. 快樂心態:
    最後也想提醒大家,別忘了要快樂。當我們無欲無求時,快樂很容易。但當我們踏上創業的道路時,隨著追求越來越多,你想獲得快樂也會越來越難。套一句身邊夥伴跟我說過的話:「人生就是不斷的做選擇,而不論你怎麼選,都記得選了就不要後悔、要快樂」。

結語

如果你想看更多關於自媒體創業、創作相關的內容,歡迎在底下訂閱《自媒體創業週報》,每週都可以獲得一篇自媒體的相關分享哦!